第六十一章 壮士当此谁厚颜(3 / 6)

加入书签

端庄易生羞态的柴熙宁,公心为先凡有心意都在一瞥一嗔间的杜丹鸾,烂漫跳脱的周嘉敏,她们都是唐人,可走近卫央的身边。

一时凛然,路上沉默着往前走,卫央打目观看,入营内来,并非是寻常军营布置,竟与马家坡子镇内一般,有长长短短的道,道旁有人家,看屋檐都是许多年的建设。也有道旁对着路开设的铺子,小小的酒肆,小小的布社,不过是自家院后凿出一道门开设的。

细细一数,一路来所见家院不下万座,这分明乃是一处人口过万的下等县,难怪设校尉节在轻兵营之下。

想是孙四海千方百计揽些钱财,毕竟这里有上万的人口,总要有买卖的勾当,补贴着新来的家眷们先在这里过活个一两年,而后便能自力更生了。纵是如此,算算数十年的坚持,那须多少钱补贴进去才够?

已教轻兵营的污名压地有些佝偻的孙四海,他也累了,定然心中累了,若不然,怎能有宁战死也不愿再负担的解脱?

雪愈发大了,陡然,北方似有金戈撞击之声传来,孙四海只停了一停,便又快步往坡脚下赶去了。

老卒们不及大礼回拜,轰然站直了身子,把刀叉手厉声叫道:“百将有礼!”

孙九暗暗叹道:“这家眷营,于康达来过,郑子恩来过。这老卒们,于康达见过,郑子恩见过,谁有这卫百将的理解他们?老爹眼毒,这个人,是个值得托付大事的!”

想到这里,孙九黯然泪下,孙四海的心病,这三十年来哪一日不折磨着他?故太子之事,若非这轻兵营已成了孙四海命里的一部,他恐怕早已熬不过这些年了。

切齿的恨,一时自心窝里翻将出来,孙九自知,但凡解劝的话,都不能解开孙四海心中的结,只这世间知老卒的有卫央,知孙四海的,能有谁?

孙四海瞥一眼孙九,摆手笑道:“罢了,卫央负大任,正守备马家坡子镇,那里是个要地,恐怕这两日便是沙场,带他来此,只是教老兄弟们见过了他,走,里头看看去。”

不及上坡来,蓦然有风雪里卷着烧纸的味道扑鼻而来,又顷刻,风雪里似鬼泣嘤嘤的哭泣杀入耳中。

正堪上坡,雪雾弥漫中,卫央失色,只见前头坡下,起起伏伏都是坟骨堆,白的雪盖着坟头,黑的坟前那是烧纸与祭拜的人众,万人是多了些,但恐怕也不远,若说马家坡子镇口处的离别那是沙穰穰地教人撕心裂肺的疼,那么,这坡下便是使人毛骨悚然的惧。

不是惧死,纵尸堆如山血流成河的战场里,卫央不见得怕了甚么,他所惧者,乃是蓦然想起旦夕相处的人,今日尚活生生的在眼前,明日却都化作这万人坟山上的一个土谷堆。

原来,尽管自家心中始终不曾将这大唐的河山作自家的生根地,却这大唐里的人,已渐渐自发黄的纸页里走将出来,走在面前,走进心里去了。

若在初来这时代的那天教他在这里走一遭,恐怕卫央不见得心神震荡如此,可如今……

老卒们深深将卫央记在心里,将大门掩了,岗位上不留一人,尽陪着孙四海往营内深处而来,路上有老卒道:“又有家眷要来,于是尽都知道战事又起,山坡后头,今日正是奠活死人的时候,远远见了就是。”

又有问的:“前日你将老二唤过去,怎生处置了?”

“以军律处置了,人头尚在辕门高悬。”孙四海淡淡道。

老卒们大吃一惊,他们深知孙家一门,孙四海尚有子嗣在长安,可他那一母同胞的兄弟,半生孤苦无依连个婆娘也没有,虽渐渐这些年来有行事不轨之处,但那也是轻兵营里的老兄弟,怎地竟就杀了?

孙四海冷冷道:“老兄弟们都知晓,我这一生最恨的便是那些诸侯王,最不能容的便是触犯军规,最见不得的便是仗势欺人,这三条禁令尽都犯了,不杀不足平愤——此事就此罢休,不可再提厚葬一类之事,若不然,休怪不念数十年兄弟情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