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鄂北围歼战(九)(3 / 3)

加入书签

而在余家瑙渡口,十七师团同样以巨大代价强渡汉水,占领中山口,向375旅侧翼压过来,375旅被迫放弃书家山,后撤到万年寺,童家山一线继续阻击。

第六师团和十七师团主力东渡,最直接反应便是汉水西岸战事立变。

(未完待续)

“东条看来还是不能挽回局势。”等东条英机走后,裕仁叹息着对木户说。

木户当然深知御意,他连忙宽慰道:“陛下,暂时还只能这样,等这一战之后再说吧。”

裕仁沉默了,木户的意思他也明白,鄂北作战面临失败,其他人决不肯在这个时候来火中取栗,这个罪责只能东条来背。

“四海之内皆兄弟,奈何刀兵四起。”裕仁再度吟起祖父的诗句,木户目光复杂的看着他的背影。

一天之后,东京大本营连续发布命令,抽调关东军第五师团、第九师团和二十师团,从南方军中抽调第二师团和第十师团到支那战场,此外,大本营下令,在本土组建137师团,在东北组建138师团、139师团和140师团,在朝鲜组建141师团,组建完成后,137和138师团调归支那派遣军序列。

东京在未雨绸缪,渝城则紧张的关注战场形势变化,蒋介石连续数封电报,要求各部将领务必迅速行动,将神田歼灭在汉水两岸。

蒋介石这段时间有些郁闷,原因是从去年开始他就与美英开始谈判,废除自1840年以来有不公正条约,收回包括香港在内的全部租界。这个谈判异常艰难,特别是英国,英国人拒绝归还香港,最终蒋介石也不得不让步,同意暂时搁置香港问题,可就在达成协议之前,汪精卫抢先与曰本签署《中曰新约》,曰本决定将所有租界海关交还中国,包括香港在内,虽然现在,曰军没有占领香港和广州。

《中曰新约》抢了蒋介石的风光,蒋介石雷霆大怒,凭自觉他认为这里面必定有情报泄密,严令戴笠追查泄密者。现在鄂北大捷在即,这将是一场更大的胜利,更大的风光,蒋介石以更大的热情关注着战事的进展。

蒋介石的关注,庄继华的严令,直接反应在战场上便是,汉水两岸的战火更加激烈。

神田率领的第六师团在中国空军的袭击下强渡汉水,第六师团不愧是曰军精锐,即便在损失极大的情况,最先渡河的三十六旅团依然攻克干家咀,普门岗,击退125师373旅,神田率领十一旅团过河后,又攻克烟灯泡、高台子,铁匠坡,125师375旅退守书家山、许家坝,374旅则集中主力守御火神庙一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