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会战(十一)(2 / 3)

加入书签

西蒙斯本是派到远征军司令部的联络官,庄继华与史迪威公开翻脸后,史迪威干脆把他也叫回来,以表示美国对丢失缅甸没有任何责任。

史迪威现在有些犯愁了,他手上没有兵力,要给亚历山大解围,就只能求庄继华出兵,可他已经佛袖而去,再回过头去求庄继华,这让他难以启齿。

“英[***]队不是在曼德勒还有个十七师吗。”西蒙斯提醒道,这支部队是亚历山大为了取信史迪威而交给他指挥的。不过这支部队并没有直接驻扎在曼德勒,而是在曼德勒的西北纳望,以作为曼德勒会战的预备队。

“亚历山大为何不直接调动十七师?”史迪威反问道,十七师不是没在他脑子里转过,但曼德勒会战取消后,十七师的指挥权自然就移交回亚历山大,亚历山大既然求援,为何不直接调动这支部队?

“总统先生,缅甸战局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急转直下,我们获胜的一切希望都在今天破灭了。

今天,中国远征军总司令庄继华上将下令,放弃曼德勒会战,向腊戌撤退,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我认为是中英两国之间的猜忌。公正的说,在缅甸战场上,中国人的表现远远超过英国人,皇家陆军在缅甸丢掉了几百年来积累的所有光荣,英国人唯一想作的是逃回印度,他们不愿意为保卫缅甸流血,而中国人则不愿为英国人流血。

庄继华将军的表现完全颠覆了之前我对他的良好印象,在缅甸的庄继华与南京徐州的庄继华判若两人,瞻前顾后,胆怯懦弱,一心只想把部队带回中国。中国在缅甸投入二十万军队,却是在一个懦弱的领导者手上。

总统先生,我再次建议向东南亚战场派出一支美国部队,那怕只有一个师也能改变目前的局面。

此外,为了让美国物资更好的用于作战,我要求获得美国物资分配权,如此我才能更深的影响中国政斧,获得更大的发言权。

……”

整份报告充满了愤怒,史迪威决定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获得更大的权力,同时撤换庄继华,他认为这个人的存在是缅甸战局好转的最大障碍。

汽车还没停稳,西蒙斯就从后面快步过来,将一纸电报交给史迪威,史迪威接过来一看,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史迪威的内心不像他表面这样,而是非常震惊,电报是亚历山大发来的。与庄继华会谈后,亚历山大准备返回西线组织撤退,可没想到,他还没有动身,曰军就突然在仁安羌侧后冒出来,攻占仁安羌大桥,切断了英军的退路,两个师的英军被包围在仁安羌。这封电报是亚历山大的求援电报。

史迪威不明白的是,英军在仁安羌之前设置了三道防线,曰军是怎么穿越这三道防线,攻克位于仁安羌西北的咽喉要道仁安羌大桥的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