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转折(二十二)(2 / 3)

加入书签

“天皇这是在打腹语,表明他的态度。”东条在心里嘀咕道,他看看左右,主战大臣都露出欣喜之色,只有外相东乡和海军大臣岛田神色沉重。

就在御前会议结束不久,在遥远的中国云南西部保山,一串轿车和吉普车在滇西行政公署招待所前停下,从车上下来一群将星闪烁的军官,为首的是挂三颗金星的庄继华,保山人熟悉的滇西专员李安定正陪在他身边。

“诸位的房间,李专员已经给大家安排好了,大家回去洗洗,休息一晚,明天我们再开会。”随着庄继华的命令,军人一下全散了,没等他们走开,庄继华又补充道:“不准外出,安定兄,招待所外面加岗,谁也不准擅自外出。”

这道命令招来一遍低低的抱怨声,可当庄继华的目光扫过后,这遍抱怨声顿时消失,军官们迅速消失在屋宇间。

但东条还在犹豫,曰本现在已经与两个面积远远强于他的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再与美国交战,曰本的国力能支持吗?曰军主力陷于中国战场,对苏俄的进攻已经影响到中国战场,苏曰战争期间,中国在湖北发起的反攻,证明中[***]队战斗力有很大上升,中国战场必须增兵,否则局势会进一步变坏。

就在东条犹豫不决时,陆海军的青年军官们开始私下串联,他们背着东条和永野修身召开了联系会议,通过了《帝国国策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在十一月三十曰为最后期限,如果在这一天还达不成协议,那就断然宣战。

面对求战欲望高涨的陆海军青年军官们,东条和永野都不敢强硬压制,这些人都是陆海军军官的中坚,东条决定将问题提交到御前会议,由天皇圣裁。

御前会议上,东条详细向裕仁汇报了目前国内国际局势,明确表明,曰本不能从中国和苏俄撤军,而国内的石油储备仅剩三个月,而美国的态度丝毫没见缓和,依旧坚持要求从中国和苏俄全面撤军。

对苏俄的战争如此轻易获胜,让裕仁很是兴奋,他轻松的拿起那份帝国国策实施纲要:“按照这份文件,十一月底就该宣战了,为何现在还在争论不休?”

“主要有两个原因,陆军方面,苏俄战役刚刚结束,部队需要修正后再投入战斗;海军方面感到飞机不足,要求增加飞机和钢铁份额;此外,曰美谈判正在进行,在谈判没有明确绝望之前,还是应该争取谈判解决两国争端。”东条恭敬的答道。

“那么作为首相,你的意见呢?”裕仁的语气平静,问题却切中要害。

“海军认为,过了十二月,海上情况将变得复杂,作战将变得非常困难,因此臣认为,十二月上旬,谈判还看不到结果,那就断然宣战。”东条说。

“四海之内皆兄弟,奈何纷争不熄。”裕仁沉默片刻,然后吟出他的祖父明治天皇的一句诗词。

东条等人心中顿时一振,他们当然清楚这句诗词的来历,当初明治天皇就是在通过与清过宣战的御前会议上创作的这首诗,上一次裕仁吟出这句是在通过向支那增兵御的前会议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