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2 / 4)

加入书签

他不言不动,绯袍如血,自然生出君临天下的气概。

亲信党羽垂手立在不远处,望见这幅景象,心中钦佩敬畏到了极点,心想丞相大人算无遗策、巍峨如山,果然是天子之相、贵不可言。

这场宫变太过突然,连白丞相自己都没有事先预料到。只是他思虑谨慎,令忠诚于他的那部分禁卫军时时待命,才能顺利发动宫变,险险取得了胜利。

京城外的驻军调进来需要些时间,白丞相手下的禁卫人数虽多,控制整座皇宫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因此速度比预想中慢了不少。

等到亲信将司宝局中的天子六玺捧到白丞相面前时,殿内所有人都不由得心潮澎湃。

所以史书之上,有许多看似匪夷所思的故事。譬如景氏太/祖皇帝做景国公时,小皇帝慧眼识英雄,自称年幼德薄,硬要禅位给景氏太/祖,太/祖坚辞不受,小皇帝便率领朝臣亲自出宫,来到国公府外,希望景国公为天下苍生着想,登基为帝,成为史书上的一段佳话。

这些戏码好像吃得太饱也太愚蠢,但事实上,唯有披上一层虚假至极的外衣,才能名正言顺,无可指摘。

白丞相是景氏的臣子。

他非常敬佩景氏太/祖皇帝,很想效仿太/祖皇帝那段佳话。

但很显然,这个想法现在已经破灭了。

然而白丞相极为冷静。

他只淡淡扫了一眼盛在匣中的天子六玺,直接问:“传国玉玺在何处?”

白丞相听着殿外调兵遣将的声音,心想皇帝到底是想干什么?

很显然,赵太监的举动绝不可能是临时冲动,而是事先便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甚至有可能今日皇帝的死都是事先算计好的,就是为了将他逼到发动宫变的这一步。

但这有什么意义?

这确实会在白丞相精心维护的声誉上撕开一道裂口,将白丞相以及白家的怒火点燃。但宗室与保皇党早已衰弱不堪,即使白家声名狼藉,依旧没有能够反扑的机会,反而可能会招致白家对景氏皇族的报复。

白丞相眯起了眼,双手负在身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