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车同轨(2 / 3)

加入书签

反观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南亚某大国,国内土邦林立,宽轨窄轨和标轨长期共存70多年未能改观,结果便是全国物流多处堵点,甚至连重点防御区域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地区军用物资的运输都千难万难。

可以说,车同轨,相当于打通了全国的任督二脉,其重要性怎么说都是不过分的。

只是如今诸侯林立,与南亚某大国的局面何等相像,郭猛想在如此环境下完成“车同轨”,这才真是痴人说梦。

好在系统上显示,郭猛还有七十年阳寿,想来如此长的时间,应该有足够的精力完成至少大半个国家的一统,进而在统治区内实现“车同轨”。

只是当此之时,郭猛只能老老实实跳下车,登上制地大夫准备好的车辆,插上虢国的旗帜,继续向新郑进发。

“周礼中并未要求各个诸侯国的车轨与周天子的相同。”

“这么重要的事,周礼居然没有规定?”

郭猛觉得此事透着古怪,而众人更是觉得郭猛古怪,只有缭若有所思。

“要实现普天之下车轨完全相同,谈何容易!”

“只要能……”,郭猛刚想说只要能把天下诸侯国全部吞并,必定能将车同轨之事强行推行下去,忽然醒悟过来,此等野望可以做,绝不能轻易说出口啊。

虽然哪怕这话说出口,在场众人多半会把郭猛当疯子看待,但是这话如果传到有心人耳中,说不定便是某次多国伐虢的借口。

郭猛只能赶紧给自己禁口,虽然心里却仍然在暗自吐槽。

如果能实现天下车同轨,显然将大大降低各地陆路运输的彼此沟通成本,繁荣商贸。

如果说此前郭猛对历史教科书上秦始皇“车同轨”的政绩,居然能作为其一统中华后的重要功绩之一列于纸上极其疑惑,那么现在亲身经历之下,郭猛终于理解了秦始皇这一政绩的伟大之处。

这便如同本朝立国之初,就将诸如山西的窄轨,东北的宽轨,通通改为标轨,从而实现全国干线铁路(不含地方支线和工矿铁路)一套标轨走天下,大大降低了货物转运和卸装成本,为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