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江东应允,蜀吴再结盟(1 / 2)

加入书签

曹丕称帝,大汉终结,这时的刘备才答应众臣谏言,登基称帝,为的也是名声,即便昔日汉帝在曹操手中,只是个傀儡,但是大汉之名摆在那,他要是称帝,便是谋反!

陆逊多番劝说,孙权气也消了不少,按照陆逊的意思,张温此番是有功的,毕竟极大程度上有利于孙刘联盟,对此吴王也是重赏张温黄金五百两。

“张温,你说蜀中经济面临崩溃,而他诸葛亮在商谈时却不要一丝铜矿以及金银之物,反而要交州铁矿?”消了气,孙权自然关注起张温出使蜀国所带回来的其他消息。

张温恭恭敬敬道:“回王上,确实如此!臣也有些纳闷!一时不敢决断,推脱要回来禀告王上,再做决断!”

“嗯!”孙权低沉道,推荐张温出使蜀国是陆逊的建议,但这却不代表张温能够替吴国答应和谈的一些要求,若是张温真不知好歹的自行决断,真的是谁求情也没用!

就在张温倍感压力,有苦不能说时,此时于江东位尊大都督,荆州侯,地位如同蜀中孔明的陆逊,陆伯言开口道:“王上,张温虽然称蜀中为蜀汉,有着抬高其地位,贬低王上之意,但那却也仅仅是一时之策,为了促成双方联盟罢了,从本质上来看,张温还是有功之臣!”

“至于蜀汉之称,不过是个名号罢了,并不能代表我们江东视其为大汉正统,毕竟只是蜀汉,其实也就是封一路王而已,与王上最多地位持平,再者王上坐拥荆、扬、交三州之地,蜀国也仅仅就益州一地,用个名号换来蜀国的帮衬,祛除西方不安,划算的来!”

重重喘了口气,孙权言道:“可是孤心中别扭,我们跟蜀国的关系终究带着些许仇恨夹杂其中,自曹丕强逼汉帝禅位,尽管蜀中那些臣子对外宣称他们便是汉室正统,但是孤却从未承认,他刘备用皇叔之名哄骗百姓尚可,岂能哄骗得了孤,他蜀国这汉室正统地位,孤不承认!”

陆逊微微一笑,劝道:“王上不必如此动火,蜀汉嘛,毕竟是蜀在前,汉在后,昔日封王不是也常常以地作为封号吗,王上表面上承认蜀汉之称,私下里就把他当成蜀国便可以了,刘禅便当成蜀王!”

听着陆逊替自己开口,张温心中的石头算是落下一半,毕竟这是陆伯言,自夷陵之战,挽救江东命运后便同王上亲密无间般的存在,反想一下,的确也就只有他能替自己在盛怒的王上面前进言。

“伯苗,此事你怎么看?”但凡大小事,孙权总会先问陆逊。

“王上,臣试想,如果蜀中经济真如张温所说这般严重,他们却不需要铜矿及金银之物,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自己有铜矿,是真的不需要!”

“……”这么简单的道理?没有就是不要就代表不需要,好像这逻辑关系很对!

其实对于此称号一事,古人往往很是在意,国号、帝王称号、妃嫔称号往往简单的名字组成中带有极深的含义,同时也反映出汉字的博大精深。

不过孙权不满张温尊称蜀国为蜀汉,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实力的原因,若是蜀国实力足够强大,那结果必不会如此,也许孙权心中有不甘,有愤怒,但是却会忍着,不会像如今这般不满叫嚣。

孙权吴王之称怎么来的,还不是昔日曹丕称帝后封的,尽管是进封为王,但是这王位确是曹魏给的,这在当时也吸引了不少蜀国仇恨,先有荆州之事,关羽之死,张飞之死,后又有孙权亲魏之举,终引来蜀国怒火,先主刘备倾举国之力,领二十万大军东征。

迫于刘备大军压力,孙权知道不可能与其和谈,而魏国实力同样强于江东,如此形势下,他不得不向魏国低头,接受吴王称号。

古时极重名声,名不正则言不顺,曹魏之心不少人都看得明白,但是为了名声曹丕依旧不敢直接篡汉,而是用逼迫的手段令汉帝禅位于自己,尽管这只是在做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