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托付汉中(1 / 2)

加入书签

据刘禅了解,自董卓叛乱铸大钱以后,直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各方势力其实都实行过铸新币之法,只不过面额不同罢了,毕竟再怎么赚钱,能比得上铸大钱来钱快?

至于铜矿,目前刘禅还并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跟自己的那个世界地质相同,按照刘禅记忆,四川其实是有着铜矿的,滇铜,应该是目前还未发现罢了,毕竟这个时代勘测地质是根据翻新的土壤颜色以及湿度来判别的,虽然有着些许根据,但终究不算准确,误差极大。

“诺!”

……

“我们这位陛下是越来越让人惊讶了!”丞相府中,尚书邓芝,相府参军杨仪听到孔明讲述刘禅的常平法,皆大为感叹。

沉思之后,刘禅再道:“这么说吧!朕的意思是在想,是否能够在各郡县建立一批物资周转站,比如说粮仓,战时可做军备用粮,和平时期则可用来以做周济百姓之用。”

“正如丰收之时,粮食价低,建仓购粮以做储备,待到灾荒缺粮,平价贾粮,借以防备灾荒,同时又可以调剂供应,毕竟东西的价格除了其本身的价格外,数量的多少也可以间接决定其当前价格,此乃所谓物以稀为贵!”

闻言,孔明不禁低头思考,刘禅见状,微微一笑后,旋即再说道:“平抑粮价,以实现赈济灾民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粮食是以低价收购的,所以朝廷所付出的代价并不高,甚至还能从中小赚一笔,不仅能够稳定市场,而且还能增加朝廷收益,不会引起百姓的敌视,相反百姓会因为救济而感恩,进一步归心我大汉!”

“其实说起来这种方法应该算作常平法,在前汉是有实行的案例,只不过不知何原因,实行的时间并不长,如今已没多少人知道罢了!”

孔明主理蜀中民政、财政大权多年,精悉蜀中状况,稍加思考,便知此策有理有据,切实可行,而且真的有可能达到刘禅预期的那般,朝廷与百姓双赢的局面。

有此方法既可以缓解如今物价上涨的局面,又能够预防以后的市场不稳,孔明不禁欣喜万分,欣喜之余,抬头望着刘禅那张年轻的脸庞,心中不由更多的是惊奇,他很难想象,这个以前令他担心万分的少主竟然能够想出此策。

若说之前的那些天马行空般的想法是其突发奇想,那这常平法可是实实在在的智慧体现,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少年,居然通晓经济行情,惊奇之余更多的是欣慰,毕竟少主越英明,大汉复兴的希望便越大!

并不清楚孔明此时所想,刘禅只是望着孔明的神情暗笑不止。

“即便你孔明再有才,还能方方面面都比得上别人?单单经济方面,就不信比得过后世几百年以理财而出名刘宴!”

“相父,这些只能起到延缓作用,要想彻底根除百铢钱所带来的祸端,必须要恢复五铢钱制!而恢复五铢钱,我蜀中目前缺乏的便是铜矿,铜矿乃珍惜矿产资源,魏吴同样缺乏,所以要想有足够的矿源,只能靠我们自己,我等必须尽快组织勘测队伍于蜀中各地寻找铜矿,加以开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