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并列(1 / 2)

加入书签

刘禅设立军政司,目的就是像刘禅所处时代的军队一般,有着政委负责军事活动之外的一切事宜,但是在这里这个军政司更注重的便是思维控制,毕竟这里是零起步,首先便要给士兵灌输,你是为谁打仗,皇帝是谁,甚至说皇帝长什么模样你要知道。

一旦经过长时间的思维控制,到时候有异心之人若想谋反,便也不会轻松,毕竟知道了陛下是谁?谁会轻易便造反?而同时这一点也适合参狼羌部,羌人骑术毕竟不弱,若是能得之,无异于多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骑兵那在古代可是宝贝!

刘禅也没有想到,聚贤阁第一次选拔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惊喜,先是墨承的发明,再者王双的天生神力,最后文试又捡到个平羌策,的确算得上是一举三得。

挥了挥羽扇,片刻之后孔明开口道:“陛下的意思是要先推行新式兵制,再谋平羌一事?”

“两者可以同时进行,不是吗?相父?”刘禅嘴角微抬,旋即笑道。

“难道相父觉得不好吗?”刘禅笑眯眯道。

刘禅此话问得不免有些诛心了,孔明绝没有别的心思,但是即便如此,对于陛下的这个打算也不由感到浑身一凉,关心士兵生活,对其进行文化学习,这都是表面现象,其实最主要的无非就是从士兵抓起,做思想工作,而这在孔明看来,可谓是既高明又狠辣。

古时时常有叛乱发生,而叛乱的根本是什么?所有都知道造反可是要杀头的!难道都是被生活所迫?繁重的赋税所压迫,并不其然,其中不少叛乱是上位者利益的争夺,作为后世来人,刘禅细数历史,还是有着不少帝王是通过并不算光彩的手段,甚至是不正当手段上位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动用到军队的叛乱,为何能够运作起来,军队里的人为何甘愿被当做权力争夺的工具?

以刘禅纵观历史变迁来看,其认为,之所以会如此,一则古代当兵就是为了能管的温饱,混好了谋个官职,衣食不愁,至于文考那一关?呵呵,能读得起书的人又有几个?读得起书能考上的又有几个?与其赌那些渺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为零的几率,还不如去军队里卖些力气,杀几个敌人!

“改兵制一事体系重大,岂能是一朝一夕所能促成的!”

在这种大势之下,当兵更多的是为了生计,至于那些爱国情怀,保家卫国之类的,终归是少数,是特例,此乃其一,其二,古代还有一个现象,那便是谁有兵符(虎符),谁便能调动军队,这他妈在刘禅看来就是一个大大的祸端!

军队的大权居然寄托在那枚小小的铜块上,念及到此,刘禅不由悲哀许多,而之所以要靠兵符,主要还是身份认证,宣读圣旨?那可不靠谱,矫诏这东西可是经常出的,比如几十年前,曹操就是用矫诏召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除却这些,古代还有一点比较奇怪,那就是天下兵马不识君!除了带兵打天下的开国皇帝之外,大多数皇帝都是待在皇宫里,基本是足不出户,除了守卫王城的禁军,天下其他各地的兵马谁见过皇上?甚至各地的地方官都一辈子没见过皇上,这才有了皇帝微服私访而不会被人认出的情况。

而这便也是通讯设施的落后,放在刘禅那个时代,领导人出巡,那可是拉起横幅,挑起旗杆,准备半天,热烈欢迎,到头来只为那短短几刻的过场,而且对于这些领导人,百姓几乎都能认得,为什么?除了通讯条件的先进以外,更多的便是文化的渗入灌输。

灌输到什么程度?至少要让你明白,领导人是谁,你该遵从谁,听谁的指挥,甚至可以说为谁服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