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海上长城(3 / 5)

加入书签

离开南京时,大雪仍在紫金山顶尚为融化。一进入福建,那真是春风又绿南山坡,处处绿意盎然,繁华似锦,好一派初春之色。

在福建布政使、按察使以及都指挥使的陪同下。张煌言一行浩浩荡荡进入了福州城。

这福州的繁华一点也不比南京差,这几年朝廷在东北,西北,西南一直都在打仗,百姓困苦不堪,唯一这东南一隅从万历年间的倭患之后就再也没有经历过战火,很多北方有钱人蜂拥而至,再加上朝廷无力监管东南海防,这海上商业也就变得日益昌盛。

当然,这都是在暗中进行。明面上福建还是禁海的,只开放两处港口为市舶司与外界通商。

张煌言暂住在福建都指挥使司衙门里,现在叫军政司福建指挥使司,两位福建的民政官员打了一通官腔之后便离开了,兵部来人那自然要军政司的人接待。

王岚平这就要离开,外面天色已晚。

“行,你在天子脚下为官,要小心办事,不可学你那前任朱之奎贪赃枉法,告辞”

陆之水腰弯成了九十度,“下官谨记丞相教诲,恭送丞相”

待王岚平离开,便召集衙内众下属,吩咐道,“都听好了,以后凡是相府的人闹出多大的事,都别轻举妄动,尤其是那杜小姐,离她远远的,老爷我当这个官不容易,千万千万别得罪任何一个相府里的”

**

福建最高的军政官那当然是郑芝龙。

总从这郑芝龙被朝廷招安后,从游击将军一直到现在的总兵官,还没见过朝廷下来的人,这会不但来了,还是天字第一号大官,兵部尚书。入过阁,还是当朝新秀王丞相的左傍右臂,他如何不高兴。

三月初八,兵部尚书兼丞相府军政司右主事张煌言进入了福州府。

这一路上,他打着视察武科县学府学的幌子穿州过府,一路上很顺利,沿途都是热烈拥护,不少官员都有意无意的向他打听南京城里的消息,更有一些官员更明目张胆地问是不是真的如传言那样王丞相软禁了当今皇上。

还有人问朝廷这次推行‘还田于民’的国策是不是会殃及到地方上来,应天府的试点什么时候结束等等。

张煌言却一问三不知,每到一处只论武学科考之事,对于地方上的军务和民政一律不过问,他离京前就和王岚平说好了,这次南下,千万不能插手地方政务,尤其是军务,别让地方军政大员对朝廷有什么顾虑,朝廷不惦记他们的权力。

这样一来。越往南走,张煌言也清静了不少,来套关系的官员随之减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