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反叛者瞬间即灭(1 / 3)

加入书签

而方笑语的这种布置,无形中为皇帝消除了不少的隐患。

就比如此刻方笑语手中拿着的这几本奏折,都是从各地的父母官手上递上来的。几大城镇中,因为听闻京城的灾难,加之有心人的挑拨,渐渐已有不寻常之事发生,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有人公然起兵谋反,宣扬皇帝无德无道,被上苍唾弃,反害其民等等诸如此类,一时间风头正盛。

而另一些别有心思者也将主意打在了教派之上,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教派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这种事情放在任何时候都是会让当权者头疼的问题。因为一个处理不好,很可能就是国破家亡,还要背上千古骂名,被载入史册之中遗臭万年。

皇帝当然也担心。当初京城一个邪教就叫他头疼不已,而全国各地若都是如此,绝对是一个难易度过的巨大危机。

大灾过后必有混乱。这不仅仅是针对大承,针对皇帝一人。历朝历代,任何的灾难过后都会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哪怕皇帝是个真正的明君,也总会有那心怀鬼胎的人会利用灾难的后果来提出对皇帝的质疑。

从一开始,有人会反叛就在方笑语的意料之中。一个国家,再如何和平,都不会只有一个声音,区别只在于对方是否有机会提出另一种声音。

前世的大灾难,皇帝几乎被逼上了绝路,虽然没被逼着退位,却也几乎失尽了民心。

叶书成的布置是个导火索,他的人假意反叛,再由他出手制止,无形中消弭一场战乱,让百姓免于战争之苦,这样的功绩,比起皇帝昏庸造成天怒人怨而言,实在是再美不过的筹码了。

但是,除了叶书成之外,全国各地也有大大小小好几股势力都露出了反态,虽然最后没几个能成事儿的,可那段时间,大承上下十分混乱。

但是,这危机却有了转机。

这些奏折,一开始无不把事情写的严重之重,当然不排除有官吏想要以此邀功,但只要这种事真的发生了,那么解决起来必然要费无数的工夫才能摆平。

但是,他们的奏折末尾却又几乎同样的写着,这些反叛的叛军,还有突然冒出来的各种教派,几乎几日之间,几竟是被寻常百姓给灭的干干净净。

这绝对是很不寻常的事情。要知道,叛军之所以是叛军,必然是要集结军队的。哪怕这些军队也都是百姓临时凑来的,或是某些家族的家将,但毕竟集结成军,战力就绝不是等闲的普通民众可比。

但就是这些叛军,在宣扬皇帝无德的时候,在大肆收拢百姓的时候,却遭到了无情的反抗,而百姓对他们的仇视几乎达到了可怕的地步,全城的百姓竟然齐心协力联合起来,将那些叛军和教会灭的干干净净。

而不仅仅是那些盯着皇位的阴谋者,那些心怀鬼胎的别的国家也没少下心思,皇帝腹背受敌四面楚歌,情形便越来越糟,直到叶书成如愿以偿。

但是这一世,因为之前那些诏书的原因,京城的百姓大部分都听话的去了各处避难,除了那些躲在佛寺道观或是皇宫等地的难民之外,还有一些因为害怕,早在方笑语预言的大灾难日之前便举家搬离京城,去别处投亲戚去了,自然也是幸免于难的。

而虽然京城几乎被夷为平地,但是相对于京城大量的人口来说,死伤人数实在是已经很少了,再加之大灾难之前,皇帝下过诏书,说过是得到了佛祖点拨,且又将灾难的原因推给了邪教和那可能根本就不存在的神魔大战,所以即便大多数人失去了家园,却很少有怨恨皇帝的人,相反,在方笑语的偷换概念下,皇帝反倒是成了救世主。

而就是为了防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早在大灾难之前,方笑语就已经派了不少人去往全国各地制造所谓的神迹,而后又寻找了不少的说书人,将大灾难是上天为了惩罚邪教被魔族利用祸害大承江山而降下惩罚,皇帝用真龙之气保住了大多百姓这样的故事改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版本,传播到了各地。

热血版的,励志版的,悲情版的,愤怒版的。管它是什么版本,但其结果都是大肆宣扬皇帝、佛道两教还有方笑语自己的功绩的。只是方笑语深谙语言知道,编出来的故事本身听着就好听,容易引起人的共鸣,曾经干过作家这行业的某人自觉忽悠忽悠迷信的人民群众实在不是什么难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