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和亲(2 / 4)

加入书签

……宋阳再多长出一个脑袋也想不到事情会这样,听王爷忽然提到‘受初榕指使杀扎西平措’之人,不自觉愣了下,可他的神情落在镇西王眼中,老头子心里就更确定了,老脸上升起笑意。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笑声传来,丰隆皇帝、左丞相胡大人和皇帝的贴身太监李公公走进御书房。依着规矩,宋阳对丰隆施礼。

皇帝心情好,又不是正式场合,挥手笑道:“免礼吧,”随即又吩咐太监:“赐座,镇西王、胡大人、常春侯都落座,咱们坐着聊。”

宋阳转目望向胡大人,后者明白他的疑问,笑着解释:“一品擂上宋先生为国再立新功,万岁又拟恩旨,恭喜侯爷了。”

以前南理只有常春尉,根本没有‘常春侯’这回事,是丰隆皇帝新封出来的称号,出炉到现在不到一个时辰,还冒着热气了。其实两者之间也没什么差别,不过封邑又再扩出一些,由三十里变成了五十里,仍是个虚赋闲职,不领真正政务,但名称变得好听了,再怎么说也是个‘侯’,刚好配得上郡主的身份。

选贤时从青阳上来的大宗师陈返,到了凤凰城之后陈返患了脑疾,初榕一力承担、亲自安排,把他安顿好照顾好,初榕没事找事做这个干啥?王爷好像听下面的卫士提到过,陈返是宋阳的长辈吧。

任筱拂那个丫头,平曰里光知道玩耍胡闹,从未见她对浑仪监的差事上心过,去年春末忽然变得热心了,亲自带队跑去红城主持南理夏祭。平时她和三姐最要好,而初榕平时都离不开睛城,会不会是代替姐姐去给宋阳践行呢。

还有扎西平措!宋阳这个不杀那个不打,在笼子里闲了半晌,才一出刀第一个就砍了那个番子,哪会这么巧!谁指点的他?为什么要指点他杀扎西平措?初榕的孝心肯定不会错的,但是孝心之中会不会另外还藏了一份小心思呢……比如,让心上人讨好未来的老丈人?

王爷越想就觉得越像那么回事,对宋阳这个人,他也早有耳闻。

这两年里,南理国内最出风头的人,就要数十位从民间选拔上来、赴大燕张扬国威的十位奇士了,在十位奇士之中,最出色的那个无疑就是宋阳,当得上‘青年才俊’这四个字的评价,单以人才而论,倒不会辱没了承郃郡主。

丰隆不用宋阳谢恩,只是笑眯眯地问他:“常春侯家里还有长辈么?”

宋阳糊涂、摇头,皇帝伸手敲着桌子,皱起双眉略作沉吟:“总要有个长辈的。”

左丞相从一旁进言:“老臣有个想法,或者,请东阁大学士张大人……”话没说完,丰隆就点头道:“不错!就请老师再收个记名学生!”

而最重要的,这个人和初榕喜欢的。王侯之家儿女轻贱,道理是不会错,但王侯也是人,也会疼爱儿女,镇西王更不例外,最最喜欢的两个女儿,一个是稳重初榕,一个是胡闹筱拂,后者先不说了,前者任初榕曾立誓不嫁,留在红波府中替父王主持内务,当爹的看在眼里,欣慰之余又怎会没有些心疼,若她真对谁生出了情意,且‘那个谁’又能像回事的话,王爷欢天喜地地嫁女儿。

如果在‘上一世’,做父母的一定先回家问问女儿;即便在这一生,儿女婚事父母做主,当爹的也大都不会太武断,总要先探下女儿的心意。

可镇西王从一连串的小事上已经分析得明明白白、再加上左丞相陈述之事,王爷笃定两个娃娃情投意合。而且他了解自家姑娘,知道任初榕外柔内刚,以前又立下过誓言,真要摊开了去问,她一准摇头否认,既然如此还问个什么,当爹的做个主,也不见得是多大的事,反正女儿心里会高兴。

对方是人才,两个孩子有情意,所差的就是‘身份’了,王爷的女婿、郡主的夫君,当然不能太差劲,谒者台给事郎肯定是不成的,但无妨,皇帝还有封赏。

宋阳来之前,镇西王一直在和丰隆讨价还价,帮未来女婿争取封号、封赏……这个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皇帝这次‘皇帝不急太监急’打从心眼里想把这桩大媒保下来,对宋阳的赏赐当真不差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