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渔业牧业(2 / 3)

加入书签

赵抦请茅庚来,就是要听茅庚的意见。

茅庚觉得,大宋养的那些厢军,反正呆在大宋也就是消耗国帑,台湾可以消化一部分,像五矿控股那样的大型官营企业可以消化一部分,其实还可以让北海道也消化一部分。甚至于一部分战斗力低下的禁军,也尽可以送去北海道,因为金国的金章宗刚刚登基,绝无可能在此时攻宋,大宋这时候正好裁汰军中老弱,抓住机会朝精兵的路线发展。

“国公,下官觉得,可请求朝廷调派一万厢军前往北海道。北海道形势如此喜人,多调派一些人去,才是正理。”

陆九渊闻言摇头道:

“茅特首,不要忘了,特区这里也是缺人缺的厉害,依我看,贪多嚼不烂,北海道那里,调派两三千人去,顶了天了。特区这里,需要的人可不是一万两万,要是朝廷能调派厢军来特区,自然是多多益善。再说,北海道十分遥远,而且十分寒冷,那些厢军兵将个个都是老爷一般,他们只怕决不会愿意去那里。倒是来特区,厢军还有可能会愿意,特区如今声名在外,反正此前来这里的厢军也好禁军也罢,都一个个十分风光。有了榜样在前,便足以带动后续的厢军将士前来特区。”

说罢递上译出的鸽书,赵抦接过来一看,好家伙!又捡到宝了!

“陈满,快,去请茅特首,嗯,将陆先生也请来,就骑我的单车去。”

一看陈满苦着一张脸,这才意识到陈满还不会骑单车,摆摆手道:

“算了,还是坐马车去吧。”

不久之后,茅庚和陆九渊就到了。茅庚一看赵抦还兀自穿着骑单车的短装,嘿嘿,这是自己送给他的中山装,很显然此前赵抦应该是在骑单车。但骑完单车竟然没有换一身大宋正装,倒是有些稀奇。

茅庚也知陆九渊所言有理,但茅庚并不希望特区中厢军所占比例太多,这些长期在军营中吃大锅饭吃惯了的家伙,毛病还是太多了,随着特区发展得有声有色,不愁没有移民迁来。而且,茅庚并不觉得一开始就要上人海战术,需要保持一定的人工缺口,这才能激发所有人去想办法用机器替代人工,这也是工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关于北海道的定位,茅庚觉得需要让赵抦尽可能了解自己的思路。

“陆先生此言,原也不无道理。不过,特区下一步所需要的人,主要是工匠和有潜力成为工匠的青壮,当然也需要一些女工,特区需要的这些人,可以通过广告招募,至于特区的种植业,有政策在这里摆着,相信会陆续有人迁来特区。特区如今,重点就是种植甘蔗、红薯和棉花,有人要种水稻,也悉听尊便,总之,不用担心农民不会来,这里风调雨顺,种什么长什么,会有人来的。”

茅庚说到这里,感觉有点夸张,种甘蔗、红薯、水稻当然能高产,不过种棉花好像不怎么样,雨水好像是过多了点。说到棉花,目前大宋种植棉花还远远称不上大面积种植,泉州附近包括福建都有零星种植棉花的农户,琼州岛、广东和四川也有零星种植,但远未上规模,有鉴于此,韩侂胄的台宋海贸一直在大张旗鼓地进口印度棉花。

茅庚继续说道:

赵抦的脸上泛着红光,微笑道:

“金鼎那厮的运气不错,在北海道发财了,光是龙涎香一项,就抵得上特区生产四五百万斤水泥了!捕鱼的运气好得很呐,六十多万斤鱼,金鼎这厮的运气真是好得难以想象。”

茅庚在心里暗笑,心说北海道号称世界第一大渔场,当然不是浪得虚名,如今才捕这么点鱼,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过,能捕到抹香鲸,的确算是运气不错。

接过鸽书看了之后,茅庚心中大定,鲸油、鱼鳔才是自己最看重的,这两项是急需的工业原料,至于赚钱,那是台宋海贸更关心的事情。

“金鼎提出来要人,哪怕是流放的犯人,他们也要,茅庚,你怎么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