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君臣赌局(2 / 3)

加入书签

赵昚如此一想,顿感心中舒畅,于是便有心让今日廷对变得轻松一些,便笑道:

“茅易生,你敢担保五年后就一定能让夷洲税赋超过百万贯吗!一百万贯可不是小数目,呵呵,你算算,要卖多少水泥才能赚得百万贯。”

茅庚也有点后悔自己刚才说话说得太满,现实中各种不测都是可能的,不过话已经说满,此时万不能退缩,否则搞不好让萧燧那老头给自己安一个欺君之罪什么的,那就糟了!最起码应验了他刚才说的“年少无知”,自己的品牌形象势必就会大打折扣。反正台湾的价值远远超过一百万贯是迟早可以验证的,今天反正在萧燧这里也已经不讨好了,干脆把话再说得硬气一点:

“启禀官家,小子以为,占据夷洲五年,只要前五年免除税赋,五年之后夷洲的税赋一年过四十万贯当是不成问题,十年之内便能连本带息收回100万贯。官家要是不信,小子斗胆,便跟官家打一回赌如何!”

赵眘刚才也玩了一个心眼,茅庚说的是五年后的产出,但到了赵眘口中,就变成了五年之后的税赋,茅庚当然不能上赵眘的当,心道如果五年之后台湾一年的赋税还到不了四十万贯,那只能说自己无能。想必到那时,自己一年的利润也不会少于三十万贯吧。

“启禀官家,老臣以为夷洲当取,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我大宋军兵几十年不动干戈,不妨便以取夷洲作为实战练兵,也好为日后北伐预作准备。只是老臣以为,料敌从宽,须得预备两万兵马和百万钱,才能进兵夷洲。至于太子殿下要带兵出征,老臣以为区区一个夷洲岛,无须太子殿下履险。”

周必大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北伐梦,从他与主战派的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相交甚笃,就可见一斑。

茅庚一看周必大极力赞成,心下顿时一宽,但又担心赵昚不舍得拿出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内帑,便忙不迭说道:

“启禀官家,或许还要不了一百万钱。小子敢说,就算是花费一百万贯钱,以夷洲的产出,五年之后也能连本带息还给官家。”

赵昚听了茅庚此言,心中不禁大乐,自己这些年积攒了五百多万贯钱,花一百万贯能将一个超过琼洲岛的夷洲攻取下来,当然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开疆拓土的功业对任何皇帝都是莫大的诱惑,赵昚也不能免俗。

至于打赌,茅庚也不过是顺口一说,与其说是邀赌,不如说是表明一种确信无疑的态度,反正赵眘是皇帝,难道还真会与自己一个少年打赌不成!

谁知赵眘哈哈一笑,道:

“朕记得苏东坡的词中有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好!今日朕便聊发一次少年狂,与你茅易生作个赌局,你说如何个赌法?”

赵眘心道,就算如茅庚所说五年后一年的税赋只能达到40万贯,对于一个五年前还是蛮荒之地的岛屿来说,那已经是惊人的奇迹了,只要有这样的局面,朝廷就稳赚不亏,更别说还赢得了整个夷洲岛。

一想到此,赵眘便没了心理负担,一时间童心大起,很是好奇茅庚究竟要以什么来赌这个赌局。

而且周必大所言十分有道理,大宋的军兵多年不动刀兵,也该是用实战来检验一番的时候了。以大宋的实力,贸然北伐的风险太大,但欺负一下蛮族还是有把握的。

不过赵昚转起了另外的心思,刚才赵惇请求带兵出征,倒是让赵昚想到了孙子赵抦。赵抦是赵恺之子,说起来赵恺还是赵惇之兄,但赵眘在赵恺和赵惇之间比较了一番之后,并未遵循立储立长的原则。本应立为太子的赵恺被赵惇取代,结果是作为弟弟的赵惇当了太子,赵恺只是封了一个王了事。

事后证明选择赵惇做太子是对的,因为赵恺八年前三十五岁就不幸英年早逝。但赵恺的儿子赵抦从小就极为聪明,在赵眘眼中赵抦比起赵惇来显然更具备君王的才能,因此赵昚好几次想废了赵惇,而将皇位传给赵抦。但是在易储问题上,太上皇和一干臣子都反对,如今太上皇已甍,但几番试探下来,臣子们依然还是不肯通融,这让赵昚很不称心。

早年北伐失败,一辈子苦心经营依然还看不到北伐成功的希望,晚年又在易储之事上受阻,赵昚难免有些心灰意冷。偏偏这时候金世宗死了,接班的是金世宗的孙子,是那个乳臭未干的完颜璟,可恨的是自己还得屈尊称完颜璟为叔叔。因而赵昚这些天一直在考虑要不要马上将皇位内禅给赵惇,自己忍不下这口气称呼完颜璟为叔叔,那就让赵惇顶替自己去应付这种大伤颜面的事吧!

但茅庚提出的这个攻取夷洲的计划,让赵昚觉得还有搏一搏的机会,赵昚虽然没有贸然决定立即攻取夷洲,但他心目中已经有了为赵抦争取最后机会的打算。赵昚心目中领兵出征台湾的最合适人选,在这一刻已经钦定为赵抦,赵眘觉得要是赵抦有了开疆拓土之功,也许群臣就能接受由赵抦来接班即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