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师门渊源(3 / 3)

加入书签

张海三一听,马上接口道:

“本地涟溪那里,就是这样,井水很冷,涟溪入资江那一段江水也是冷的。莫非当年那位高人就在这里隐居?”

茅庚心说咱说的就是这里,口中却说道:

“哦,说不定正是此处。在下的师伯好象当年来到荆湖南路,也有寻找当年虬髯客隐居之地的意思。”

看张海三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茅庚随即抛出了终极钓饵:

“那是现在的名声,嗯,是---那个有点差。不过,在下说的这件事---那个传出去之后,那就另当别论了。”

“哦。”

“张兄可知在下有一个师尊?”,茅庚来到南宋练就的必杀技就是随时搬出自己传说中的神奇师尊,这一招简直是例不虚发。

“嗯。”,张海三点头,这个他当然知道。

见此,铺垫已经做足,茅庚开始进入故事的正题:

“虬髯客的记载上说,此处有一种灰黑色的发光石头,还有一种油腻的黑碳,这种黑炭烧不燃,再怎么烧还是黑的。虬髯客的记载上说到,当年他就是找到这两样物事,才能去往海外立国。在下的师尊和师伯反复琢磨,最后揣测,也许是虬髯客故意记得含糊,极有可能这牵涉到一个巨大的金矿,找到发光的石头,或者找到---那个烧不透的黑炭,或许就能找到这个---那个巨大的金矿。”

(注:宋升是0.6641公升,米的比重大约是0.8公斤/升,宋代的两升半米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两斤半大米。)

“在下的师尊曾经讲到一件---那个密辛。”,一说到密辛二字,茅庚音调降了好几度,这让张海三听得更加专注起来,一旁的文元也不知道兄长要讲到的究竟是何等密辛,自然也是聚精会神。

“这密辛涉及到隋唐的一位高人,在下的师尊与这位隋唐的高人一门有些渊源,这才探知一些密辛。唐太宗手下第一智将李靖,想必张兄是知道的,在下所说这位高人就是李靖的---那个结拜兄弟,这位高人的侠名叫做虬髯客,当年虬髯客、李靖、红拂女结拜,号称---那个风尘三侠,端的是一代英雄豪侠人物。只是后来李靖追随唐太宗建立大唐,虬髯客与李靖之间为此意见不合,不过虬髯客看重兄弟情义,虽然不愿辅佐大唐,却也不愿与李靖为敌,故而选择隐居江湖,后来他干脆领了一帮弟子开船出海,到了遥远的一个海上大岛,凭着武力仁义收服当地土人,自立为王,其国十分富裕,并不输于大唐。只是虬髯客立国之后传了十几代,却遇上了一个惊天的变故,那海外之国竟然离奇地消亡了。只是留下了一些---那个零散记载。”

虬髯客的故事是演义小说的热门题材,茅庚耳熟能详,加之用文字编辑了一番,因此述说得格外流畅。看那张海三频频点头,也许此际的评话也有涉及李靖的故事,反正看起来已经有了效果。

茅庚继续述说:

“在下师尊一门曾取得虬髯客的一些零散记载,其中记载,那虬髯客曾在资水一带的某个极大的洞中隐居,记载之中说到,隐居之处有一段江水格外寒冷,连周边的井水也是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