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盟军离散(3 / 3)

加入书签

刘易听到盟军已经散,大部已经离去,心情顿时好了起来,至于袁绍与袁术的密谋,刘易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此刻,洛阳情况一片良好,百姓在有条不纶的安置着,募军的情况也喜人,现在都要不是那么多人。起兵时五万来人,现在,算上刚招募得来的军队,绝不下于二十万。

现在洛阳,可以说是百万众一心,一心想恢复生活,如果谁敢在这个时候来扰乱了洛阳的秩序,怕数百万百姓都不会答应。所以,袁绍这区区十五万左右的军队想来攻打洛阳,必会叫他们碰得一个头破血流。

当然,刘易也不会掉以轻心。

二十万大军,其中五万是原来的主力军,另外,有两三万人是原来京城各派系势力的军士,被俘之后,经过审讯,没有恶劣前科的,被编成军。暂时可以派少许自己的嫡系军士监督统领,充作守城军。余下的十来万,都是新招募来的军士,其中,有两万来人是一些原来京城富户的家丁护院,有一定的战力,十万军士纯粹是百姓,他们就只是配合荀文若等人的安置百姓的工作,负责百姓间的秩序。

刘易留五万人守城,率五万精兵开始向虎牢关推进。

有了孙坚背盟、曹操、公孙瓒等人开头离去,别的诸侯,亦纷纷引本部军马离开。

至此,声势浩大的讨伐董卓大业,亦终于降下帷幕。

其中,袁绍见大部盟军已经散去,知道其大势已经去,心里却还有不甘。与袁术相议,看可否拉拢住几个诸侯,与他们一同起兵攻伐刘易。他想着,只是击杀刘易,夺得洛阳。抢得少帝,那么他们便大有可为。

袁术被袁绍说动。便拉拢住几个诸侯,先在虎牢关屯兵。

兖州太守刘岱、东郡太守乔瑁、上党太守张扬、河内郡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等几个诸侯留了下来。

这个时候,袁绍不来打,刘易都要去打了。毕竟,洛阳四周的城镇关隘还没有完全控制在手里,而虎牢关,是洛阳和南大门,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五万多军士,赵云率五千骑兵为先锋,半日便杀到了虎牢关之下。

另外,刘易亲率典韦、许诸、文丑三个完整编制的嫡系大军,三万人,家丁护院所组成的军队两万人。一同杀到了虎牢关之下。

嗯,虎牢关是向外防守的,面向洛阳方向,其实并没有另一方向那么的雄伟,所以,刘易的大军一到,袁绍、袁术与留下来的那几个诸侯便慌了神。(未完待续。。)

兖州太守刘岱,他是妒嫉刘易,心里还做着美梦,想着如果真的可以打败赶跑了刘易,那么他便是诸候当中最有资格掌管朝政的人。凭着他汉室宗亲的身份,做一个摄政王不在话下。上党太守张扬,他面临着孙坚一样的境地,不知道回去还能不能再据上党,所以,能够跟着袁绍混着便混着,希望能够打开一个新局面。

河内郡太守王匡,他损兵折将甚众,而河内离虎牢关甚近,隔河而望,他也不急着回去,再说,袁绍等盟军不走,他回去亦不安心,还有,他日刘易如果要出兵,可从虎牢渡河直占他的地盘,在与刘易没有什么的交情的情况之下,觉得如果袁绍能够赶跑刘易,他现在结交好袁绍兄弟,将来就不会有后顾之忧。

袁绍本有三万精兵,一直都没动,没有什么的损失,后张合又带了一万精兵前来,共有四万大军,袁术亦有几万军马,加上几个诸侯的军马,大军有十五万左右。他们虽然知道刘易号称十万大军从宛城起兵,但一定不会真的有十万,他们的十五万大军,应该可多刘易军一半以上,觉得与刘易应有一战之力。

于是,他们便一起密谋,准备出兵事宜。

不过,他们的动静,亦有探子急报刘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