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第469章 远东(3 / 4)

加入书签

随后王为先汇合苏军只能按照常规攻击手段,一个个的拔除日军的堡垒要塞,除非遇到日军的大型要塞堡垒,才会动用‘钻山豹’,这样对进攻方的国防军和苏军将士们来说,无疑将付出更多的伤亡。

当苏军指挥官哈图切夫斯基元帅,看着自己麾下的部队伤亡越来越严重时,向王为先提出为什么不继续使用那种威力巨大的炮弹时。

王为先很明确的告诉哈图切夫斯基了原因,并且告诉他,未来不到关键时刻,是不会再动用‘钻山豹’的。

这种火箭助推式重型钻地炸弹被赵汉青划入到了国防军重要的战略武器之一,凡是动用这种钻地炸弹都必须得到总司令部的批准,总司令部根据战场战况决定是否使用这种钻地炸弹。

这个时候赵汉青待在沈阳后方指挥中心,将目光移到沙盘上标注的乌兰乌德地区,皱着眉头对身后的侍卫长于世明问道:“远东方面,王为先那边有没有再传了消息?”

在对付日军的小型堡垒,国防军不会动用‘钻山豹’,普通炮弹就足以对付,而面对更加坚固的中型要塞堡垒和巨型要塞堡垒群,国防军只能使用‘钻山豹’对其进行破坏。

往往一枚‘钻山豹’可以摧毁一处日军的中型地下要塞,但是对于那种大型甚至巨型的要塞堡垒群,就不单单是一枚‘钻山豹’可以解决的,需要数枚‘钻山豹’才起作用。

不过这依然无法彻底摧毁,还需要步兵进入要塞内部清理掉残活的日军士兵,有了‘钻山豹’的助阵,中苏两军攻克日军古西诺奥泽尔斯克连环堡垒要塞群的速度快了不少。

不过国防军储备的‘钻山豹’钻地炸弹只有几百枚,这还是赵汉青下令利用华夏数家兵工厂加工加点生产,积累了一个月的时间生产出来的‘钻山豹’钻地炸弹数量及其稀少。

主要是因为‘钻山豹’这种火箭助推式重型钻地炸弹,内部结构复杂,生产难度高,国内能够生产这种钻地炸弹的兵工厂不过只有四家最大型的军工厂而已。

听到赵汉青的问话,于世明摇了摇头,说道:“没有,除了之前王将军发回来的电报外,到目前为止还未收到北面的重要情报汇报。”

“没有汇报,就是好消息啊!”赵汉青念叨了一声。

“傅作义在黑龙江南岸的情况如何?我让其监视江对面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日军的动静,有什么消息吗?”

“还没有,还是一天前傅将军发来的那份情报,日军目前大约有一个师团驻扎在江对面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而且日军在江对面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修筑有永久性防御要塞,这里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北面重要门户,日军对其很看重,有重兵把守,防守严密,很难下手的。”

而且每一枚这种钻地炸弹的制造成本都极其昂贵,每一枚‘钻山豹’的造价就高达100万华币,这种种限制造成,这种钻地炸弹根本就无法大规模批量生产,属于战略性武器。

当赵汉青在沈阳收到王为先一天之内就用掉了30多枚‘钻山豹’钻地炸弹一连拔掉日军十几处堡垒要塞群,将战线向前推进30多公里的时候。

不仅没有得到赵汉青的通电表扬,反而被赵汉青发去电报,劈头盖脸的一顿臭骂,让王为先不得再滥用‘钻山豹’钻地炸弹,除非遇到极为难啃‘硬骨头’,那时候才可以动用‘钻山豹’钻地炸弹。

不知内情无辜的王为先,本以为自己如此快速的攻陷日军一处处堡垒要塞群,进军速度比预料的快了数倍,应该会得到赵汉青的表扬,没想到反而遭到了一顿臭骂。

但当在随后王为先从外蒙军区司令员杨万里得知了,‘钻山豹’的制造难度后,王为先总算明白为什么赵汉青会臭骂他了,这也让他放弃了继续使用‘钻山豹’开路的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