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5章 三方面的胜利(3 / 3)

加入书签

在几百上千名工人有了生活的希望的同时,伴随的是齐省和燕省盐务系统落马近二三十名贪官!

贪官,剥削和侵占的明面上是国家的财产,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最底层百姓的血汗。

当周鸿基查明真相,发现夏想在整个事件之中,并没有私利,完全是出于公心,他就没有办法不敬佩夏想的为人。

……不过再回到齐省的局势上,周鸿基也是大感头疼,因为他非常担心接连失利的何江海的下一次反扑会不顾一切!甚至会……不择手段。

(未完待续)

讲了几句大道理之后,隆家城的话题终于又落到了夏想身上:“夏想可是送了我一份好礼,我还以为,上次事情已经算完了,你想呀,中纪委都被礼送回来了,无功而返,要是传到外面,别人会对中纪委有不好的看法的。没想到,上次是一盘小凉菜,现在才是开胃大餐。真有他的,还真让我头疼了。”

周鸿基只是附和着笑,因为隆家城说话的时候,虽然微微皱眉,但脸上的笑容还挂着,证明他气归气,其实还是无奈大于气愤。

确实是,夏想利用齐燕两省盐务局的联合办案,好好送了一份不菲的礼物给中纪委,更准确地讲,是给隆家城。

中纪委和夏想之间的过往与恩怨,周鸿基自然清楚,对于夏想的还手,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发表看法的话,是不置可否!

或许从内心深处来讲,甚至还隐隐支持夏想的做法,因为连他也看不过当年在秦唐的一场大雨——尽管说来当年的事情并非全是隆家城的用意。

燕省纪委调查的燕省盐务局的问题,落马的官员不比齐省少,两省联动的威力不小,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强烈关注,只可惜国内媒体出于某方面的原因,都集体失声了。

本该是一起轰轰烈烈的大案,本该对国内的制盐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因为新闻媒体缺席的原因,公众对此所知甚少。

公众虽然并不知道真相,但夏想依然功不可没,周鸿基从本心出发,还是敬佩夏想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当他知道了夏想的公正出发点之后。

燕省制盐业因为吴若天的介入,再因为无数盐务系统贪官的落马,更因为齐省盐务系统案的直接影响,现在燕省的制盐业重新洗牌,原先停产的盐厂纷纷开工,同时,燕省从齐省调配的食盐份额大降。

站在齐省的角度来说,齐省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从燕省的角度考虑,或者从底层制盐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减少调配齐省的“私盐”,有利于燕省制盐业的良姓发展,并让几百上千名工人有了活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