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唇枪舌剑(2 / 3)

加入书签

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崔向又继续说道:“李丁山担任县委书记以来,确实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是个克已奉公的好干部,但从一个县委书记一步跨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是不是太激进了一些?同志们,中央三令五申,在提拔干部的问题上,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不能任人唯亲,不能以权谋私,要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也有许多坚持在基层的县委书记,他们做出的成绩不比李丁山同志少,付出的辛苦也很多,但当他们正常提拔一级甚至得不到提拔的时候,却看到李丁山连升两级破格提拔,会不会对上级领导失去信心?会不会有别的想法?作为省委常委,我们的目光要放眼全省,而不是仅局限于一个燕市。我的建议是,李丁山同志担任燕市的副市长,是比较合适的。”

嗡……崔向话音刚落,下面就一阵议论之声。

身为专职副书记,分管党群和人事,一上任就直接将省委组织部的提拔名单全盘否定,够威风,够霸道,等于一点也不留情面,将梅升平的面子一扫而光。于是所有人都想到了一点,恐怕崔书记不满意的不是李丁山和高海,而是梅升平!

梅升平不说话,不过脸色阴沉,目光冷冷地扫了崔向一眼。

钱锦松发言了:“李丁山同志连提两格,确实有点不合规矩,我看还是保守一些好。不如安排他到区里任一届区委书记,打实了基础之后再说。至于高海同志提拔为副市长,我看完全可以。他有资历有经验,比一般人更适合担任副市长,可以说轻车熟路。”

崔向凭什么?叶石生心中隐隐火起,担任省委书记以来,第一个不动声色地挑战自己权威的人,竟然是副书记!尽管说起来他也不太支持李丁山,但等崔向走后,突然之间就下了一个决定,支持李丁山,看崔向有多大能量!

省委常委会如期召开,先是由梅升平提交了拟提拔的人员名单,然后列出了组织部的考察结论。梅升平的普通话京味十足,听在众人耳中,就都有点异常的感觉,都不约而同地看了钱锦松几眼。

钱锦松假装没有看到众人的疑问,他面带微笑,做出一副细心聆听的模样,其实心中在想,还是有大家族的撑腰才气势。梅升平在京城混得原本也不比自己强,一转眼,就空降到了燕省当上了组织部部长,排名还在自己前面。

人比人,是要气死人的。想想自己来到燕省两年多了,还没有完全打开局面,只因为自己身后没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后台?同时,钱锦松也不得不承认,燕省的局势比他当时想象中复杂不少,而且燕省的官员多数保守,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许多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钱锦松的拉拢持观望的态度,所以他才一直没有培植出自己的一方势力。

不信梅升平就能比他强上多少,就算他沾了身为组织部部长的光,也不一定能建立起真正的关系,且拭目以待。

钱棉松和了稀泥,在关键的市委秘书长的人选上面是反对意见,却避重就轻地同意了高海的提名。燕市的区委书记是副厅,又不是市委常委,和市委秘书长的位置,还是差了不少。

常务副省长范壑恒不经意间看了叶石生一眼,犹豫一下,说道:“我觉得还是钱秘书长的意见比较中肯。”一句话说完,再也不肯多说一句,而是作低头深思状。

在座各人都清楚范睿恒的心态,他对省长的位置是志在必得,但京城迟迟不下决定,也让他心中七上八下不得安宁。所以现阶段他一切求稳为主,能不得罪人就尽量不得罪。

马万正很清楚梅升平提名的用意,肯定得到了授意,他自然知道李丁山是谁,就语气坚定地说道:“我认为组织部的提名有理有据,非常符合干部用人规范。既然大家都对李丁山同志破格提拔颇有微辞,好,那么请同志们提名一个和李丁山同志一样成就的县委书记出来,来和李丁山同志的成绩比一比。真金不怕火炼,如果有哪一个县委书记能做出李丁山同志一样的政绩,我也可以提名他破格提拔。谁能把一个全省倒数第一的穷县,一跃成为章程市排名第5的经济大县?全省120个县中排名第20名的强县?谁有这份本事,我也向省委组织部建议,一定要重用!安县的情况大家也比较了解,在燕市十几个县市中,排名中等。但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安县的排名有可能迅速上升到前8名以内!同志们,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在中央大力提倡干部年轻化的今天,我们还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什么时候燕省才能成为经济强省?”

马万正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等于为李丁山树立了一座无人跨越的丰碑——也确实是在夏想的暗中帮助下,李丁山两届县委书记的成就非常突出,不能说绝无仅有,至少现阶段无人可比。显然马万正也作过了充足的准备,以数据说话,以成绩说话,一番话说出以后,顿时鸦雀无声。

不过对今天梅升平所报的人选名单,钱锦松还是觉得李丁山跨度太大了,决心对李丁山投反对票,对高海投赞成票。

梅升平列举了组织部对拟提拔李丁山和高海的几条理由,他面色平静,语气平缓地说道:“李丁山同志兢兢业业,在坝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就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将坝县由一个贫困落后的倒数第一的穷县,一跃发展成生产总值在章程市排名第5的经济大县,成绩有目共睹。李丁山同志调到安县以后,安县的经济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安县的生产总值在李丁山同志上任一年后,翻了一番,成就非常惊人。经过组织部多项考核,李丁山同志年富力强,有能力,觉悟高,原则姓能,形象亲民,符合破格提拔的条件,拟提燕市市委秘书长。”

停了一停,梅升平目光扫过在座的众人,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又轻轻咳嗽一声,继续说道:“高海同志担任市政斧秘书长多年,对市政斧的工作非常了解,也在秘书长的岗位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海同志工作认真,任劳任怨,是我党的优秀干部,拟提拔为燕市副市长。”他合上手中的资料,微微一笑,“请各位常委发表意见。”

崔向清了清嗓子,说道:“高海同志担任副市长,不太妥当。我个人认为,这个同志缺乏大局观,担任市政斧秘书长以来,没有做出什么耀眼的成绩,燕市作为副省级城市,副市长的位置也非常重要,个人认为,他还是适合在行业内任职,比如说建设厅厅长,对高海同志来说,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位置。”

众人都吃了一惊,崔向作为前任市委书记、现任省委副书记,发言是极有份量的。他刚才的话就相当于直接否定了高海,不由人不大为震惊,都不约而同地心想,崔书记第一次在重要的人事提拔问题上,非常坚定地否决了组织部的人选,是真的对人选不满意,还是对省委组织部不满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