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僵持难定(3 / 5)

加入书签

南港日报撰文评价陈京用了“务实”这个极具褒奖意味的词汇。

但是两边官方,无论是海山市领导还是南港市领导,他们对陈京的言论都三缄其口,谁都不愿多说话,多做评论。

专题会议在省政府三号会议厅召开,和事先预料的一样,会议开得很不顺利。

虽然会上有乔正清镇场子,但是双方与会的代表对两地合作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相当的分歧,这些分歧统一起来比较困难。

海山方面,他们希望南港能够给海山转移跟多的投资,提供更多的人才便利通道,而南港方面需要海山的资源和劳动力,南港希望在劳动力方面和海山建立将有力的合作机制,从而让南港拥有更多的优秀劳动力资源。

自然,他对这个问题是毫不含糊。

他在岭南作为海山方面的干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观念。

媒体问他对南方日报上报道海山和南港合作,需要有向特区学习,向特区靠拢的精神,陈京对此怎么看。

陈京回答得很明确,说特区是共和国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是共和国经济走出去的试验田,向特区靠拢,向特区学习,他自己是非常赞同这种观念的。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双方提的要求都触到了对方敏感的地方。谁也不愿轻易做出承诺。

当然,谁都更不愿意把事情搞砸,所以会场上很沉闷,气氛一点都活跃不起来。

乔正清也感到很恼火。

陈京个人以及他主管的邻角区,一直都是本着学习的心态和南港展开合作的。

陈京甚至表示,将来两市合作开展,邻角愿意服务特区,为特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和事先判断的一样,陈京的这番讲话,引起的轰动远远还要超过南方日报的那篇撰文。

一时陈京俨然成为了粤州大家都关注的政治人物,而陈京本人也被海山的很多人口诛笔伐,很多人骂他缺少气节,丢海山的颜面。

而与之相反,南港的媒体对陈京的评价却非常的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