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七章 铁船试航(3 / 3)

加入书签

“若装配火器,你们认为这船只一个时辰可航行多远?”

朱允炆很关心船只的实用性。

万海平盘算了下,叹息道:“船只越沉重,蒸汽动力能支撑起来的速度越慢。若加装十六门神机炮,这铁船一个时辰逆风逆水航行,一个时辰恐怕不到三十里。”

梁尚才见朱允炆皱眉,连忙在一旁补充:“若蒸汽机动力再强劲一些,逆风逆水,一个时辰也应该能走四五十里。目前工程机械院正在改良运转轴、齿轮,还开发出了润滑剂,想来用不了多久,这船一昼夜便可行四五百里。”

朱允炆笑了,微微点了点头。

而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龙江船厂的匠人采取了最笨拙、最吃力、也最可行的办法:

包钢法。

这类包钢法与锻造武器的包钢法不同,而是将铁板与铁板对接处烧红,然后搭接一定尺寸,通过大力锤打,实现铁板与铁板连接处的完美结合,形成一块铁板。

靠着这种土办法,克服了钢铁锻造、切割、塑形等等问题,龙江船厂终于实现了小型纯铁船的制造,并通过下水航行,测试了技术的可行性,这才有了中型纯铁船的出现。

朱允炆所看到的纯铁船,虽然长度只接近五丈,但这个体型已经达到了大福船的一半多,加上其是纯铁制造,内部配置的是最新的蒸汽装置,若是再加上火器,一旦投入实用,其威力恐怕较之大福船还强上不少。

如果蒸汽机可以支撑船只昼夜行进五百里,那大明对海域的控制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对沿海诸地的支持也会更有力,哪怕是北方遭遇了灾荒,也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转运大量物资。

还有爱州港、旧港,那里都是大明的领土,让那里驻守的军士看到大明可以忽视季风,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他们也会安心许多。

“加大研究力度吧,遇到什么困难,只管开口。”

朱允炆看着试航的铁船,很是欣慰。

铁船是大明未来水师的主力,但在铁船加快航行的同时,郑和的水师船队却遭遇着生死考验……

船坞入水,纯铁船摇晃着,如同想要挣脱束缚的猛兽。

呜!

随着蒸汽的一声气鸣,铁船在匠人的帮助下,缓缓离开船坞,抵入长江。

万海平等人说什么都不允许朱允炆登船,中型铁船制造这是头一次,谁知道其中会不会出现点问题,万一伤了朱允炆,龙江船厂承受不起。

朱允炆站在岸上,看着铁船在江面上平稳地航行,速度虽慢,但它确确实实以蒸汽动力航行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