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方向(3 / 3)

加入书签

总而言之,这些曾经饱经苦难的年轻人经得起摔打,耐受力很强,仅仅是百分之二十的淘汰率可以接受。

根据地军人的思想教育一刻都不能放松!

黄毅已经在灌输一种理念,增强所有人的信念,明确指出根据地的发展方向。

那就是根据地新军是为了解救被压迫被奴役的汉民而战斗。

是为了打倒建奴、鞑子中的奴隶主,解放奴隶而战。

炸膛不表示每一次都会把炮膛炸得四分五裂,那肯定是装错了定量,而且是几倍。

这种情况在纪律严明的根据地军人中根本不可能发生。

定装的火药包都有标记,新手的操作都被训练官、镇抚官、学长盯得死死地。

不会给新人犯装两个或者更多定量火药这种低级错误的机会。

试炮时只要小心谨慎,即便炸膛也不可能造成巨大损伤。

是为了创造一个平等社会,为了不被欺凌,为了人民安居乐业,是为了消灭饥饿……

黄毅每半个月都要召集镇抚官开会、学习。

明朝的镇抚官一个千户所只有俩人,一般情况下是从六品武职,百户官缺任可由镇抚官充任。

卫所军官大多数是世袭,唯有镇抚官不是世袭,他们负责处理卫所内部的司法诉讼,处理军民之间发生的纠纷。

况且此时的大炮都是点火药捻发射,试射没有经验的新炮时,把定量火药加两成,火药捻子留长一些。

点火后翻过用沙袋堆垒的防爆墙趴下,哪怕是火炮炸碎了也伤不到炮手。

通过加压检验的新炮在正常操作寿次内,即便炸膛也仅仅是炸裂、漏气,不至于要了炮手的命。

火炮射击到了超过报废的寿次后,继续试炮以得到最终有效寿次,就得又如刚开始试炮那样设置防爆墙。

每一次点火都得为随时炸膛做准备,闲杂人等远离,炮手完成点火越过防爆墙卧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