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三章:狗大户(3 / 3)

加入书签

黄毅的估计没错,宣大军立下大功,耿章华果然没能立刻返回,又进京接受了封赏,再次得到崇祯的召见。

耿如杞仅仅是得到了荫一子为锦衣卫百户的嘉奖,没能再次升官,但是耿章华虚授又升了一级,实授督标营参将。

大明的将领之间非战时基本上没有隶属关系,总兵官仅仅是直管自己的正兵营罢了。

宣大总督的标兵营主将以前是游击将军耿章华,现在是参将耿章华,兵额加了几百,其他的照旧。

耿如杞乐意抬举黄毅,不介意黄毅脾气古怪,在他心里黄毅就是自己人,是乘龙快婿。

使用煤炉的城里人多起来,煤炭的销量自然就上去了,又能给根据地创造很多就业岗位。

根据地的农具作坊不仅仅打制犁头、铁锹、镰刀、镐头等等基本工具内用、外销。

还在制造脚踏式脱粒机、三角耧播种机、推镰、麦钛、麦绰、麦笼等等简单的农业机械。

这些农业机械并不是黄毅的金手指,是《王祯农书》记载的农具,用上这些家伙事儿能够提高效率。

明朝的农民之所以不怎么使用这些能够省时省力的农业机械,是因为铁器贵容易锈蚀,木器、竹器经常毁坏,舍不得花钱购买。

所以根本没留在京畿之地等待论功行赏的黄毅没被亏待。

他的虚职升为正三品卫指挥使,实授不仅仅是宣大总督标兵营麾下千总还是将要完工的东山堡守备。

黄毅终于有了正三品的品级,可以堂而皇之称作将军了。

况且农民的时间不值钱,力气睡一觉又回来了,没啥子成本!

来自后世的黄毅截然不同,他不仅仅提倡使用农业机械,还鼓励农民们集思广益,争取让农业机械更加方便实用。

能够娴熟使用麦钐、麦绰、麦笼组合的青壮年,不仅仅一天能够收五亩麦子,腰还不疼。

而一个青壮年农夫挥舞镰刀一天收割两亩麦田连干三五天,腰都能累断。

秋收时大量使用机械和牲畜节约了人力,缩短了收割的时间,节约的时间至少又开垦出三千亩农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