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见解(1 / 2)

加入书签

其他学生也很奇怪,看着他,都想听听他所说的三方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杨宇静静地看着听着,中医日渐式微的事他也听老头子说过,可他没想到中医的处境居然如此严峻。

杨宇虽然没有把中医在全世界弘扬的志向,可作为一个医者,一个世代继承中医的人,如果可能,他并不介意为弘扬中医出一份力。

弘扬中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更不可能仅凭一人之力就能做得到,所以,他并没有向其他学生一样神情激动,声讨这,抱怨那的。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样的事还轮不到他来管,当然,如果有需要他的地方,杨宇保证会义不容辞地为中医流一份汗,出一份力。

教室乱哄哄的充满了学生慷慨激昂的声音,老教授没有出言阻止,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所谓知耻近乎勇,只有激起这群年轻人埋藏心底的不甘与热血,才能让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学习!

老教授说完,环视一周底下的学生,没有人提出异议,每个人都一副思考的摸样。见此情景,老教授欣慰地点点头,继续说道:“中医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瑰宝,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文化!

可这种文化在欧洲,在国外却面临被拒之门外生死存忙的时刻!可以说,中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阻难。

这不是危言耸听!二零一一年五月十四日,比利时国际医药中心董事长林国明教授提供的报告说,由于种种原因,在此前七年的“缓冲期”里,中药无一例成功注册,未能取得作为药品的准入资格。这也意味着,中药将不能作为药品在欧盟市场销售和使用。而对欧盟国家来说,也将面临着有中医无中药的尴尬。

如今在欧洲,有中医,而无中药,这就好比在战场上,有枪没子弹一样!

这是什么?这是封锁!是对中医文化,中医技术的封锁!”

可是他却看到有一个人表情平静的让他惊讶,那个人,自然就是杨宇。

老教授走下讲台,来到杨宇的旁边,说道:“这位同学,你对中医在欧洲始终无法打开局面的情况,有什么看法?”

听到老教授的话,全班五十多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杨宇,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被教授提问到。

杨宇表情镇定,丝毫没有被老师抓住提问的紧张。他站起身来,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哦?说来听听。”对杨宇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老教授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

想到中医如今在欧洲的处境,老教授忧心忡忡,言辞激烈。

“他们凭什么不让中药注册?经验医学?经验医学也是医学!”

“就是!我们一定要学好中医,把老祖宗的东西发杨光大,让他们见识见识中医的厉害!”

“对!为中医崛起而读书!”

教室里,同学们听了老教授这一番话之后,也是神情激动,慷慨激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