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6章 教授 三国印刷术(1 / 5)

加入书签

换纸张。

张仲景找来工匠,按教授的要求制作出印刷机框架。誊写印刷机十分简单:平整的木板底座一端镶嵌上可开合的木框既可,木框上,绷上一块薄纱作为印网。

油墨辊嘛,就是手柄连接一个横轴,横轴上套上寸许粗细的木筒,木筒上缠上几层可以吸墨的棉布。什么?想象不出来?家里装修过没有?就和往墙上刷『乳』胶漆用的辊子差不多。晕,这也没见过……只好来绝招了——在阿拉伯数字“7”的横杠上,套根管!还有不懂的,只能等网站改版了,等到可以发图片时,看照片吧……

至于油墨,就简单多了,汉代是中国制墨史上承前启后的两个阶段之一(另一个时期是宋代),人们尝试过各种人工制墨方法,教授很容易就挑选出油脂比例适合印刷的墨汁。

……

万事俱备,只欠蜡纸。誊写印刷材料中,最重要的就是蜡纸。

偶然溅到衣服上的蜡渍,让教授想到了蜡纸誊写印刷,自己上大学时流行的印刷方法。

这种印刷方法价格低廉、『操』作简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一度流行,六、七十年代,人们用来印制各种政治宣传品,八、九十年代,中国迎来改革开放浪『潮』,新文化思『潮』涌动,全国高校成立了无数个社团、协会,这些民间组织也是用蜡纸誊写印刷方法印制自己的出版物。

誊写印刷所需的材料、工具简单,包括:蜡纸、钢制垫板、钢针笔、印刷网框、油墨辊、油墨。

将蜡纸蜡层一面向上,平铺在钢制垫板上,用钢针笔在蜡纸上刻划所要印制的文字、图案后,将蜡纸粘贴、固定在印刷网框下面,印刷机底座上铺好承印纸张,油墨辊沾匀油墨,来回在印刷网框上滚动,油墨被蜡纸上蜡层阻挡,只能沿刻划后的印记渗透下去,在承印纸张上印出文字、图案。

此种方式『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技术要求低,只要会写字的人就可以刻制蜡纸,印刷更是简单的体力劳动。

蜡纸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印刷效果、单张蜡纸使用寿命。

蜡纸,纸为基层,一面涂上蜡。

教授将熬制好的蜡浆泼在铺平的纸上,再用竹片刮匀,阴干后,就成了蜡纸。

蜡纸阴干好了,张仲景急着要试用,教授却摇摇头。

“蜡层阴干收缩,致使下面纸张出现褶皱,蜡纸制作失败了。”

教授解释道:“誊写印刷效果一般、每张蜡纸的使用寿命也比较短。”

对张仲景而言,其它都是浮云,张仲景只有两个要求:出书、便宜。

张仲景兴奋异常:“太好了!就用这个办法。咱们只需要买些纸张、制作蜡纸就行了,赶紧准备材料吧。”

三国时代不可能找到钢板,教授找来青石板,用砂质磨石打磨后,平整青石上布满细密纵横网纹,完全可以替代刻划蜡纸用的钢板。[]组团游三国76

钢针笔用削制的竹签笔替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